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面向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需求,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立足培养学生在掌握传统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具有数字化协同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营与维护等智能建造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建设行业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研发等岗位,并满足各岗位向智能化不断发展的新需要。基于理论与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基于BIM的数字化协同设计、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多维BIM与智能施工、人机协同与智能装备、物联感知与智能运维能力培养,逐步探索类脑计算与智能设计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办学历史:智能建造专业于2023年9月开始招生。
专业特色:
(1)升级打造“课程+”,交叉融合“+课程”,构建智能建造专业课程体系
对传统土木工程制图、测量、设计、施工等课程进行升级,实现“课程+”,毕业要求从设计、施工向运维扩展;新增提升土木工程数字化、智能化能力的交叉学科“+课程”,形成“土木+信息”、“土木+机械”在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
(2)以“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模式共建新工科人才培养平台
以课程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团队队伍建设多要素联动,共同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实施由学校、学院、建筑企业、科研院所、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组成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的新工科平台建设;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3)以学科竞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基于项目拓展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依托“挑战杯”、“互联网+”、“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竞赛”等,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促进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工程场景的综合教学、服务产业企业的科研项目示范引领,实现智能建造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团队队伍:智能建造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8人。
主要专业理论课程:计算机绘图与BIM建模、智能建造概论、智能测绘、工程结构基本原理、工程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智慧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智慧施工组织、装配式结构设计与施工、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智能控制、土木工程大数据与云计算、建筑全寿命数字化运维、智能感知与信息融合。
主要实践课程:认识实习(智能建造)、生产实习(智能建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智能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智慧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智慧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建筑全寿命数字化运维实验。
就业前景:随着近十几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助推建筑业的快速转型升级。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工业新的发展趋势,未来智能建造将变革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模式,极大提高建筑业的生产力,相关技术也必将成为未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组织的行业资源调查报告,智能建造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专业领域,就业前景广阔良好。毕业生既可以选择房地产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监理公司等传统建筑工程行业,也适合进入BIM全过程应用管理及工业化智能建造等高新技术单位。随着国家新工科建设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以及双碳目标国家战略需求实施,智能建造专业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3D打印混凝土
智能化装配焊接机器人
混凝土抹平机器人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智慧平台
建筑工程仿真综合实训系统